建全国一流企业 创百年卓越品牌
经省国资委批准,集团公司公车改革方案自201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。7月16日,集团公司及所属公司28台车辆成功实施公开拍卖,标志着集团公司公车改革工作顺利完成。
近年来,随着经营业务的发展,集团公司公车数量明显增加,交通成本有增无减,公车私用的隐患凸显。今年上半年以来,集团公司在省国资委的支持下,结合当前开展的“三严三实”主题教育活动,查找问题,积极整改,一手抓好公车改革工作调研和政策学习,一手抓好改革方案草拟和公车拍卖处置工作,同时仔细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和宣传解释工作,确保在有关政策框架内稳步推进公车改革工作,努力减少对经营管理的影响。最终形成公车改革方案及其配套文件,并报省国资委审批。6月18日、7月16日,集团公司先后分两个批次,对35辆公车委托第三方实施公开拍卖。本次公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取消公车,只保留5辆公车用于商务接待、机要通信、资金保障等工作需要,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实行限额凭票报销交通费用,业务部门则根据业务收入情况控制交通费用报销比例,并纳入绩效薪酬考核内容。同时,集团公司制定了《车辆管理办法》和交通费用报销管理办法等,对保留车辆的管理、费用报销等事项作了明确规定。
集团公司公车改革时间紧、难度大,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:一是领导带头,发挥示范作用。集团公司在研究车改方案过程中,领导班子及成员、各级领导干部敢于“革自己的命”,在车辆补贴标准上立足实际,降低标准,发挥榜样示范作用。二是公开透明,把握政策界限。公车改革方案历经半年之久,开展了集中调研活动,召开了20多场次征求意见座谈会,先后6次修改完善方案及其配套文件。在公开拍卖的实施过程中,集团公司纪委全程监督,确保行为依法、合规。三是规范行为,力求降本增效。公车改革方案对交通费用进行严格控制,层层下达降本增效目标,对有结余的部门,则按比例实行节约奖励。对留用车辆实行集中管理,统一调度,进一步细化车辆管护、车辆调度、车辆运营制度。出台奖励和约束措施,引导干部职工自觉节约、合理安排,预计交通费同比下降20%以上。四是改变观念,贯彻市场化原则。公车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中,引导干部职工正确对待、端正心态,认识公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。公车改革方案公布后,又通过各种形式宣讲公车改革方案,鼓励广大干部职工转变观念、提高效率,彻底消除“公车依赖症”,坚决纠正少数人员“无车不出门”的不良作风。通过制定措施,既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来适应招标代理这种“车轮上的业务”的客观需要,又避免车改后交通补贴福利化倾向,做到“三个不影响、两个彻底消除”,即不影响业务开展、不影响管理活动、不影响改革发展,彻底消除公车私用的隐患,彻底消除公车数量多、管理难、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。
集团公司公车改革工作顺利完成,为集团公司深化改革、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,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充分肯定。目前,车改试行近一个月来,企业经营管理平稳有序,各项工作顺利推进。